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项目管理创新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吴涛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城镇化又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建设过程,必将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协调一致、统筹规划、配套推进。同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各种问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全行业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实现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于今年初,就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开展了课题研究,前不久,在沈阳召开的“全国建设工程总承包(BT项目)经验交流会暨12届全运会工程现场观摩会”上,吴涛同志向来自全国建设行业的50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就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项目管理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空间;坚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三部分内容组成,报告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客观必然性;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拓展投资空间;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务实推进;科学规划、积极应战,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本刊从这期起,将分三期连续刊载报告全文,希望与广大读者共同来关注城镇化建设与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筑业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建设任务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历史使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既是项目管理的内在运行规律,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助推力量。
  第一部分 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引擎
  城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又是现代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与发动机。就全球看,城市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左右,但却创造出来全世界以GDP计称的经济总量的70%。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建设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和效益则存在着明显差异。有些国家城市创造GDP已占到整个国家GDP总量的50%,比如泰国的曼谷、埃及的开罗城市化发展都充分说明了城市经济对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1、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的潜在内涵,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政治文化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但最核心的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城镇数目的扩张和增多;二是城市内人口规模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三是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建设过程。因为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吸引大量的农民劳动力,促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一方面包括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及住房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投资需求,且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但也包含着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城、镇、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与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建设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从上个世纪末的统计数字看,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我国为36%。尽管2011年一跃上升到51%,但据专家分析,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城镇化虚高17%属于伪城镇化,至少有约2亿人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远远滞后于城镇化率。
  总体上讲,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已在80%左右,英国、美国已高达90%以上,其特点是起步早、时间长、水平高,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超过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发展速度则相对比较快。下面是2010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当前,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复苏缓慢曲折,经济增长动力正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由工业化驱动为主转为城镇化驱动为主。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就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来。基于这一判断,未来我国城镇化率将继续提高,预计到2030年达到70%左右,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将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而这一使命能否真正实现,关键还要看我们已选择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是否能够始终坚持。
  2、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立足提高城镇建设品质与文化传承。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就新在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人为核心,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等内涵为中心,要在实践中找到文化经济建设的出发点来发展城镇化建设,真正使我国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质量品质和文化底蕴及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场所,完成农民到真正市民的转变,而不单是建高楼、造广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规划高起点。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预留文化发展空间,注重生活质量,使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发展及管理中做好结构调整与政策变革与经济转型配套推进,始终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二是理念内涵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致力于减少(碳)排放,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文、科技、创新,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途径多元化。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因此,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应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而且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四是聚集效益佳。城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重点是把城镇建设做强,不能流于形式、搞政绩,外强中干,徒有虚名。
  五是辐射能力强。充分利用城镇建设已形成的自身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六是个性特征明。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
  七是人本气氛浓。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人居服务功能,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八是城镇联动紧。“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九是城乡互补好。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新型城镇化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又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化的提速,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客观必然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求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努力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与协调科学发展的“倍增器”。城镇化发展是否合理不能以速度的快慢为标准,重在看城镇的建设质量、看城镇化建设是否能做到带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城镇化发展的主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促进与“四化”同步发展。也就是说,城镇化应是工业化的加速器、是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是信息化的载体。
  1、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进一步改革政府主导型机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不同纬度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之间的关系。
  一是协调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
  二是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构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是协调好城镇化与居民福利改善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切实推动进程帮助农民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提升城镇的包容性。与此同时,着力防止大城市病现象,促进原城镇居民的福利也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协调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城镇发展的关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城镇合理有序发展格局。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城镇化才是健康的,作为未来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石才是牢固的。
  2、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四大取向
  一是市场化取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探索多种实现方式,按市场规则配置资源。要着重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是产业化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要强调产业支撑,否则城镇化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城镇化产生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以城镇功能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要吸取一些国家以单一产业推进城市建设的教训(比如最近美国申请破产的底特律市),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的要求,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服务业合理布局,打造区域服务中心,使城镇化建筑在坚实、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上。
  三是信息化贯穿。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但“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全面、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既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固有之义,又是提升这“三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信息化贯穿,形成信息化建设高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是创新化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不能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要从“广度”向“深度”发展,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使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着力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上跟城市接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目标是能够满足城镇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要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的发展空间,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早在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斯蒂格利茨确有先见之明。当时(200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仅为4.6亿,城镇化率为36.2%;经过十三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城镇人口剧增至7.12亿,城镇化率达到52.6%。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应该说城镇化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率也只刚刚过半且质量不高,离发达国家85%左右的水平仍有很大距离,这存在的距离,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扩展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如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所以,打造城镇化建设升级版已成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这个“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能否积极稳妥推进、提高内涵质量,既取决于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和创新主导,更取决于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三是民宅、工建、公用配套设施一条龙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建筑业市场的主流,其特性决定了基本建设工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以一体化投资管理的角度,企业的合同标的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片区或一个成建制的功能体。建造的内容既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厂房,也可能包括公共设施和城市配套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在现有施工承包、工程总承包基础上扩大业务范围,具有承担一揽子综合建设任务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避免单一承包规模小、利润空间狭窄的局面。
  四是建材、设备、技术、劳务全方位供给。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在于集约化,改变松散的城郊和乡镇体系,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存在大规模集中和小体量项目分散相结合的特点。资源市场往往渠道不畅,这就要求按照建筑企业在产业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进行一体化组合调整,在建材、设备、技术和劳务方面拥有充足的市场资源和管理经验,积累大量的市场积淀和技术管理人才,同时也为企业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扩大内需和延伸外需提供动力和保障,以提高整个建筑业产业链条的运作效能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联系我们 | 投诉咨询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下载中心 | RSS订阅
主办单位:中国招投标管理协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建设部建材南楼 邮政编码:100081
Copy©2012